盧文英在安順鹽場

事件


此張照片是盧文英在安順鹽場工作時,拍當時同僚在鹽場巡視,照片後面可看到鹽場與為運送鹽而開挖的運河,在河上搬運船上的鹽包依稀可見。

盧文英,安平王城西社人,1917年(大正6年)12月3日出生,卒於2005年,1930年3月安平公學校第25屆畢業,1934年(昭和9年)安平水產學校畢業,畢業後在嘉義鳳梨罐頭會社工作、臺南三井運輸公司、安平的製鹽會社任職,1937年(昭和12年)被徵召至中國參戰,擔任軍夫役長,參與上海羅店鎮戰役,後隨軍隊攻打武漢三鎮,其中回臺灣整訓再至中國戰場,1939年(昭和14年)退伍。這是日本政府頒發給他的支那事變從軍紀念章。1945年擔任臺南警察署安平壯丁團團長,日本撤出臺灣後,擔任台鹽高雄倉庫主任、安平鹽場副主任,直至1972年(民國61年)退休轉任於妹婿吳真經營的維新成衣廠及鋁廠擔任總務經理,至1987年(民國76年)才退休。

1899年(明治32年)日本人重行鹽專賣,當時調查臺灣鹽田,因遭歷年風雨之災,甚形凋零,全省鹽田面積僅存203甲,而臺南近郊僅存16甲。同年8月4日及5日颱風為災,所存鹽田復多遭洪水沖毀。1900年(明治33年)日本人鑒於鹽民無力修復,訂有發給鹽田開鑿補助費之辦法,鼓勵鹽民修整鹽田,以迅速恢復生產。此法頗具成效。日本人對於毀廢鹽田之修復,及鹽田新闢之補助,復有三期進行之計劃。第一期於1905年(明治38年)完成修復全部原有之鹽田,又新闢鹽田一千零五十六甲,灣裡鹽田即係其時所闢者。第二期於1918年(大正7年)完成,時因日本國內缺鹽,因此計劃在臺灣適合製鹽之掌潭(嘉義布袋北方)以南一帶,大事開闢,計新增鹽田1685甲。第三期自1919年(大正8年)年進行,於1923年(大正12年)完成,安順鹽田係此期間新闢者,鹽田面積經增加至2159甲餘,另外設採滷鹽田189甲餘。臺南附近鹽田為302甲,及採滷鹽田189甲餘;即安順鹽田353甲餘,(內包括採滷鹽田189甲餘在內)鹽埕鹽田101甲,灣裡鹽田36甲餘。七七事變以後,日人在臺完成新闢鹽田甚多,也在布袋、七股、烏樹林開闢大量工業鹽田。

據盧友禮2020年採訪回憶,父親盧文英從中國戰場回來之後,先後到罐頭會社、臺南三井運輸公司工作,後來才至安平的大日本製鹽株式會社任職,戰後協助國民政府接收事宜,後又在國民政府公務體系下在高雄擔任倉庫主任到退休,退休時不到60歲。當時盧文英由於不是國民黨員,在工作上秉持著「替人工作,把工作做好就沒事,沒想過要高升。」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NC 3.0 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