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夫李昌盛從軍照
人物
1937年(昭和12年)8月13日,日本進攻上海,史稱淞滬會戰,日本則稱上海兵變,為支援戰事,乃從台灣徵調軍屬,李昌盛此時被徵調當軍夫。1938年初(昭和13年)部隊調回台灣內埔整訓。這是1939年(昭和14年)3月,此時部隊準備再次往上海出征,李昌盛身著軍裝攝於屏東教會後庭。
根據陳柏棕2015年(民國104年)採訪李昌盛口述歷史記錄,當時日本陸軍在臺灣沒有師團,只有兩支聯隊:一支是在臺北的步兵第一聯隊,一支是駐紮於臺南的步兵第二聯隊,以及駐防臺北的山砲隊。而且沒有後勤補給隊,也就是所謂的運輸隊,所以軍方才會徵調幫忙揹銃子(chhèng-chí,子彈)和糧食的軍夫。臺灣軍原本打算出征3個月,當上海攻下後就準備返回臺灣,但是大本營非常讚賞臺灣軍在戰場上的表現,於是在攻陷羅店鎮後,命令臺灣軍繼續隨同第11師團進攻獅子林砲臺。之後回到上海重新整軍,再由白茆河口上陸前往無錫。再回至屏東整訓,至1938年(昭和13年)3月再度出征。
李昌盛部隊到上海後即參與武漢會戰,他在10月得到瘧疾,被後送到上海再轉至日本九州小倉病院,他在那裡住了50天,在1939年(昭和14年)2月坐船回到基隆,連夜坐車被送至臺南第二聯隊病院進行檢查,由於他所屬的高橋部隊進攻武漢時傷亡慘重,以致沒有部隊長可以簽署要辦理退伍的文件,他就被留在第二聯隊,其間由戶籍所在地白金町的區長去奔走。據2015年(民國104年)李昌盛口述歷史說,他退伍時還是聯隊通知區長到部隊把他領回家的。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NC 3.0 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