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 陸軍軍屬 孫𦬬萊、林水成墓

地點

中日戰爭的七七事變,日本人稱其為「支那事變」,而1938年(昭和13年)1月的戰役,中國人稱「一二八上海淞滬事變」,而安平軍夫稱「羅店鎮之役」,最為慘烈,傷亡最重。1955年(民國44年)10月日本國會通過賠償台灣遺族日幣200萬元(折合當時台幣40多萬元)。

十二軍夫墓位在今安平第一公墓,原稱湯匙山,從荷蘭時代的文獻即有記載在此一山上建砲台以鞏固熱蘭遮城的防護,後來成為安平墓葬之所,1938年台南州廳在此地建木紀念陣亡軍夫。這是臺灣人唯一紀念參戰陣亡軍屬的史蹟,建照於1938年(昭和13年)。透過軍夫墓歷史場域,共同檢視過往臺灣的歷史命運及政治演變,共同深耕本土,拓展安平文化的視野。


孫𦬬萊墓誌銘:

君ハ幼少ヨリ臂力眾ニ勝レ今尚名有リ 日支ノ風雲急ヲ告フルヤ高橋部隊高射砲隊附軍夫トシテ勇躍上海方面ニ轉戰 昭和十二年十月五日羅店鎮方面ニ於テ彈丸運搬中敵彈ニ當リ橋樑ヨリクリノクニ墜落壯烈ナル戰死ヲ遂ク,其ノ狀烈鬼神ヲ泣カシム 竹下部隊長ハ特ニ戰塵ノ中ヨリ其ノ狀況ヲ家族ニ傳ヘ戰功ヲ賞ヤラル家門ノ榮譽之こ過ルモノアラン 享年廿三才

昭和十四年二月

台南州知事從四位勳三等 川村直岡識

台南復興製造 王學石書

譯文:

孫𦬬萊:君自幼臂力勝人今尚聞名於眾,因日中戰事告急而投入高橋部隊高射砲附屬軍夫勇躍轉戰於上海方面,昭和十二年十月五日在羅店鎮搬運彈藥時不幸慘遭敵彈壯烈落橋墜死,竹下部隊長特於煙硝戰塵中將戰況經過傳達其家族,並褒賞戰功榮耀其家門,享年廿三歲。

昭和十三年四月  台南州知事從四位勳三等  川村直岡識

台南復興製造  王學石書

附註:為孫賜、李圭市之三男,上有兄添丁、長來興(1914.1.15~1993.3.9),因未婚,長兄四子永國、次兄四子山永過繼奉祀,下有弟殅富、登發,皆居於安平街216番地,昭和十八年十月十四日奉祀入日本靖國神社。


林水成墓誌銘:

君ハ幼少ヨリ父母ヲ喪ヒ叔父林紅毛,薰陶ヲ受ク長スルヤ安平公學校ニ學ヒ卒業後實業界ニ身ヲ投シ獨立以テニ弟ヲ養育シ傍ラ保甲壯丁团員トシテ活躍ス鄉党ノ模範青年タリ日支ノ風雲急ヲ告クルヤ高橋部隊機關銃隊附軍夫トシテ勇躍出征 羅店鎮方面ノ激戰ニ參加 累進シテ軍夫取締トナル 昭和十二年十二月中間部隊ト共ニ白郊ロニ敵前上陸シ常熟進擊ノ途中十二月十九日夜中華民国江蘇省廬山山顛ニ於テ敵彈ニ倒レ壯烈ナル戰死ヲ遂ケ護國ノ花ト散ル 享年二九才

昭和十三年四月

台南州知事從四位勳三等 川村直岡識

台南復興製造 王學石書


譯文

林水成:君自幼失喪父母,受叔父林紅毛之薰陶就學於安平公學校,畢業後投入實業界獨立撫育二弟,並且是一位以保甲壯丁團團員活躍於鄉黨之模範青年,因日支戰事告急而投入高橋部隊機關銃隊附屬軍夫,出征參加羅店鎮方面之激戰,進而成為軍夫主管。昭和十二年十二月間與部隊共同登陸白郊口的敵軍前,在進擊常熟的途中於十二月十九日晚不幸慘遭敵彈壯烈殉死於中華民國江蘇省廬山山顛,享年廿九歲。

昭和十三年四月  台南州知事從四位勳三等  川村直岡識

台南復興製造  王學石書

附註:遺有妻(黃連娟)及一男一女(住址為安平276番地,昭和十八年十月十四奉祀入日本靖國神社)。父為李懸芋,母林氏西,弟李和成,侄孫李春泰、孫李朝溪。

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NC 3.0 TW +)